GUANGZHOU OSTEC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.,LTD

显微镜相机小知识
色域介绍
一、色域
1. 色域核心概念
色域指的是一个技术系统(如显示器、打印机)或一个色彩空间能够表现、记录或还原的颜色范围。它定义了一个色彩的“调色板”,色域越大,意味着能显示的颜色越丰富,尤其是那些鲜艳的、高饱和度的颜色。
色域的可视化与基准:色域通常在国际照明委员会于1931年建立的 CIE 1931 XYZ 色彩空间 的二维色度图CIE 1931 Yxy上进行表示和比较。
 

 
 
这个色度图包含了人眼可见的所有颜色,形状类似马蹄形。任何具体的色域标准都可以在这个马蹄形内用一个多边形(通常是三角形)来表示(上图三角形为sRGB色域),其顶点代表了该色域的红、绿、蓝三原色。
 

2. 主流色域标准及其关键技术参数
不同的色域标准源于不同的行业需求和技术背景。一个色域标准不仅定义了颜色的范围,还通常包括白点和伽玛值等关键技术参数,这些共同决定了色彩的最终呈现。

2.1 sRGB

(1)来源与应用:由微软和惠普于1996年共同创立,旨在统一CRT显示器、打印机和互联网内容的色彩显示。·  它已成为最基础、最通用的色彩标准,几乎所有网络内容、操作系统和消费级电子产品都默认基于sRGB。

(2)关键技术参数
白点D65 (6500K),模拟北方正午的自然日光。
伽玛值:约 2.2,这是为早期CRT显示器特性设计的,也符合人眼对亮度的感知非线性。 

2.2 Adobe RGB

(1)来源与应用:由Adobe公司于1998年提出。其主要目的是解决sRGB在CMYK印刷色彩范围内表现不足的问题,特别是在青绿色区域有显著扩展。主要应用于专业摄影和印刷出版领域。

(2)关键技术参数
白点D65 (6500K),与sRGB一致。
伽玛值2.2,与sRGB相同。 

2.3 DCI-P3

(1)来源与应用:由美国电影行业的“数字影院倡议”组织定义,是数字电影放映的色域标准。近年来,因其能提供更生动、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色彩,被广泛引入高端消费电子领域(如苹果公司的全线产品)。

(2)关键技术参数
白点:约 6300K,略偏暖,与影院的观影环境相匹配。
伽玛值2.6,这个较高的伽玛值旨在补偿影院相对较暗的观看环境,提供更深的黑色和更高的对比度。 

2.4 Rec. 2020 / BT.2020

(1)来源与应用:国际电信联盟为超高清电视制定的标准,涵盖4K/8K分辨率。它定义了迄今为止消费级领域最宽的色域,是未来高清内容发展的标杆。

(2)
关键技术参数
白点:D65 (6500K)
伽玛值2.6,与DCI-P3类似,适用于家庭影院环境·  。
色深:支持10位12位,可提供数十亿至数万亿种颜色,有效消除色彩渐变中的色带现象 。

2.5 NTSC
(1)
来源与应用
来源:NTSC 标准于 1953 年由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 制定,是模拟彩色电视广播 的制式标准。
现状它早已不是现代任何视频内容或数字内容的制作标准。 随着电视技术从模拟转向数字,NTSC 制式已被 ATSC(美国)等其他数字标准取代。
在显示领域的用途:如今,NTSC 色域主要作为一个历史遗留的对比基准 存在于显示器营销中。厂商常用“XX% NTSC”来粗略地表示一款显示器的色彩范围大小。

(2)关键技术参数
白点C 光源 (6774K),这是一种偏蓝的白色参考点,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观看环境有关。
伽玛值:约 2.2

(3)重要注意事项
与sRGB的关系100% NTSC 色域面积约等于 72% NTSC 的色域。因此,当一款显示器标称色域为“72% NTSC”时,它大致相当于 100% sRGB 覆盖。这是一个及格线,表明色彩能力达到了基础水平。
营销陷阱:高比例的“NTSC 覆盖率”(如 94%, 100% NTSC)并不直接对应我们日常使用的主要色彩标准(如sRGB, DCI-P3)。它仅表明这是一个广色域显示器,但具体色彩表现如何,仍需查看其对 sRGB, Adobe RGB 或 DCI-P3 的实际覆盖率。不应将NTSC百分比作为衡量色彩准确性的首要或唯一指标。

下表对比了这五种主要色域标准的关键特性:
 
色域标准 来源与主要应用 白点 (色温) 白、红、绿、蓝色坐标 伽玛值 特点简述
sRGB 微软、惠普 (1996) / 互联网、通用显示 D65 (6500K) 白色:0.3127,0.3290
红色:0.6400,0.3300
绿色:0.3000,0.6000
蓝色:0.1500,0.0600
≈2.2 通用基础,色彩范围相对较小,兼容性最广。
Adobe RGB Adobe (1998) / 专业摄影、印刷 D65 (6500K) 白色:0.3127,0.3290
红色:0.6400,0.3300
绿色:0.2100,0.7100
蓝色:0.1500,0.0600
2.2 青绿色扩展,能更好地覆盖印刷色彩范围。
DCI-P3 数字影院倡议 / 数字电影、高端消费电子 ≈6300K 白色:0.3140,0.3510
红色:0.6800,0.3200
绿色:0.2650,0.6900
蓝色:0.1500,0.0600
2.6 视觉体验导向,红色/绿色系更广,色彩更生动。
Rec. 2020 国际电信联盟 (ITU) / 超高清电视 (4K/8K) D65 (6500K) 白色:0.3127,0.3290
红色:0.7080,0.2920
绿色:0.1700,0.7970
蓝色:0.1310,0.0460
2.6 未来标杆,色彩范围最广,目前多数设备难以完全达到。
NTSC 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 (1953) / 已淘汰的模拟电视 C (6774K) 白色:0.3100,0.3160
红色:0.6700,0.3300
绿色:0.2100,0.7100
蓝色:0.1400,0.0800
≈2.2 历史基准,非内容标准。 72% NTSC ≈ 100% sRGB。


下图对比了这五种主要色域标准的色域范围:
 

 
 
 

3. 选择正确色域的重要性
选择色域并非简单地“越大越好”,关键是匹配才能达到所需的效果。如果不匹配,会造成颜色失真与不准确这是最直接、最明显的问题。

(1)颜色变灰、变暗、饱和度降低: 当输出设备(比如电脑)上一个非常鲜艳的颜色(比如亮红色)超出了显示器的色域范围时,显示器无法复制出这种鲜艳度。它只能输出其色域内最接近的那个颜色,而这个颜色通常会比屏幕上看到的更暗淡、更灰。反之则会看到颜色过于鲜艳、失真。

(2)色相偏移: 某些颜色不仅会变得不鲜艳,甚至可能“变成”另一种颜色。例如,一种偏紫的蓝色在显示出来后可能变成了偏青的蓝色。

(3)细节丢失: 在色彩过渡平滑的区域(如日落时的天空),由于色域限制,显示器可能无法再现所有的色彩层次,导致色彩出现断层或并阶,细节丢失。 
 


二、显示设备的色域范围色域覆盖率
在理解和比较显示设备色彩能力时,“色域范围”和“色域覆盖率”是两个必须厘清的核心概念。它们从不同维度描述了显示器与色彩标准的关系。

1. 色域范围
(1)定义:指一台显示设备自身能够显示的所有颜色所构成的总面积。它是一个绝对的、描述设备硬件潜能的概念。

(2)类比:将它想象成艺术家的整个调色板。这个调色板有多大,决定了艺术家理论上能使用多少种颜料。

(3)表示方法
通常通过在CIE 1931色度图上,连接设备自身的红、绿、蓝三原色坐标点,形成一个三角形(或其他形状)的面积来表示。
在营销和规格表中,常被表述为“广色域”或与某个标准色域的面积进行百分比比较,例如 “色域范围达到120% sRGB”。

(4)关键点
描述的是“极限能力”
数值可以超过100%。当说“120% sRGB范围”时,意味着该显示器的原生色域三角形面积是sRGB标准三角形面积的1.2倍,它能够显示出一些sRGB标准之外更鲜艳的颜色。 

2. 色域覆盖率
(1)定义:指一台显示设备的色域范围,与某个目标色彩标准(如sRGB、DCI-P3)的色域范围,两者重叠部分所占的比例。它是一个相对的、描述设备与标准匹配精度的概念。

(2)类比:将它想象成艺术家的调色板上的颜料,与完成一幅特定画作(如“蒙娜丽莎”)所需的标准颜料清单的匹配程度。覆盖率越高,说明他拥有的标准颜料越全,越能精准还原这幅画。

(3)表示方法
通常直接表示为对某个标准色域的覆盖百分比,例如 “99% sRGB 覆盖率” 或 “95% DCI-P3 覆盖率”。

(4)关键点
描述的是“匹配程度”
数值无限接近100%,但无法超过。100%覆盖率意味着设备能完全显示该标准内的所有颜色。覆盖率越低,说明该标准下的某些颜色(通常是某些饱和色)设备无法显示,会显得暗淡或失真。

3. 关键结论:
(1)范围大 ≠ 覆盖准:一个显示器可以有非常大的色域范围(例如150% sRGB),但它对sRGB的覆盖率可能只有90%。这意味着它能显示很多sRGB没有的鲜艳颜色,但同时连sRGB标准内的一些颜色都无法准确还原。这对于需要色彩准确性的工作(如图像处理)是灾难性的。

(2)覆盖率高 ≠ 范围大:一个显示器对sRGB的覆盖率可以达到100%,但其色域范围就是100% sRGB。这意味着它能完美还原sRGB的所有颜色,但无法显示更鲜艳的P3或Adobe RGB颜色。这对于专业摄影或影视后期来说可能不够用。

(3)理想状态:对于专业用途,我们通常追求 “高覆盖率” 优先于“大范围”。即先保证能准确还原目标色彩空间的所有颜色,再去追求更大的色彩范围。一台专业的广色域显示器应该是:色域范围 ≥ 目标标准,同时色域覆盖率无限接近100%

(4)总结一句话:
看“覆盖率”来判断颜色准不准。
看“范围”来判断颜色有多艳。